东城爱相融|荣誉!5月“东城榜样”月榜人物揭晓→
东城爱相融|荣誉!5月“东城榜样”月榜人物揭晓→
东城爱相融|荣誉!5月“东城榜样”月榜人物揭晓→为大力弘扬和(hé)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进好人好事挖掘宣传工作,扩大“东城榜样”品牌知名度、影响力,东城区委宣传部持续深化(shēnhuà)“东城榜样”选树宣传,2025年4月至9月,每月评选发布5名月度(yuèdù)榜样,广泛选树宣传各行各业的榜样人物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(shìfàn)引领作用,推动“东城爱相融”良好风尚在全区蔚然成风(wèiránchéngfēng)。
邵一峰,男(nán),1987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天坛(tiāntán)人民法庭副庭长、一级法官。
邵一峰前往异地开展(kāizhǎn)巡回审判。
邵一峰扎根商事案件审判一线12年,办理4000余件案件。在一起外卖员猝死引发的(de)保险纠纷案件(jiūfēnànjiàn)中,为了让(ràng)外卖员的一双儿女少跑腿,他带领团队前往山东农村就地审判,将法庭设在群众家门口,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司法的力量与温度,入选“法治引领意义(yìyì)典型案例”,被写入(xiěrù)2025年最高法工作报告。
邵一峰深入山东(shāndōng)农村当事人家中调查。
中轴线周边的(de)天坛简易楼腾退、宝华里拆迁的工作中,邵一峰法官和同事们通力合作,提前梳理居民的分家析产和债权债务诉求(sùqiú),深入居民家中寻找可行的纠纷解决方案,把矛盾(máodùn)化解在苗头阶段。带领“法官在身边”志愿普法团队,以情景剧、话剧、走访释法、现场答疑等形式(xíngshì)开展普法活动,服务群众3000余人。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,嘉奖5次,获评(huòpíng)北京(běijīng)(běijīng)市商事审判业务标兵、“北京榜样·最美法官”、“北京法院为民榜样”。
曾兆(zhào)军,男,1968年7月(yuè)出生,群众,北京兆军盛菜市场有限公司经理。
曾兆军(右二)接受消防安全部门(bùmén)对餐饮商户的安全检查。
北京兆军盛菜市场于2002年12月开业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曾兆军都坚守初心,努力打造一个让百姓(bǎixìng)放心的菜市场。在曾兆军的办公桌上,手边放着一个500克重的铁秤砣,为了严防缺斤短两,他常去摊位上抽检。这个铁秤砣就是测试商秤准(shāngchèngzhǔn)不(bù)准的工具。食品(shípǐn)安全也是他抓(zhuā)的重点,对商户建立台账,检查商户进货(jìnhuò)的票据,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的制度,保证票据和货物一致,杜绝过期食品、不合格食品,为周边百姓创造安全放心的购物(gòuwù)环境。
2021年,兆(zhào)军盛菜市场启动升级(shēngjí)改造,使菜市场的(de)软硬件环境、管理规范达到最新的标准。现在,日均9500人次的客流量中,既有拎着菜篮的银发族,也有热衷打卡的年轻人,甚至吸引了香港特首等政要专程探访,成为“网红”打卡地,被(bèi)《香港商报》、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(xiāngjì)报道。
曾兆军接受(jiēshòu)人民网采访。
费连红,女,1953年8月出生,群众,体育馆路街道(jiēdào)体育总局社区幸福村片区居民、小巷(xiǎoxiàng)管家。
费连红(fèiliánhóng)志愿为地区老年人送餐。
费连红在“幸福村”居住40多年,与邻里(lǐ)街坊(jiēfāng)产生了深厚的情感。她待人热情,常年照顾(zhàogù)村里的独居老人。她将(jiāng)街坊邻里的事当成自己(zìjǐ)的事,每日在“村”里为大家的“幸福”忙碌奔波。街坊的水表冻裂跑水了,她帮忙联系自来水公司及时抢修。“村”里路面不平了,她立即联系房管所进行(jìnxíng)维修;天寒地冻时,她会给保洁人员递上一杯热腾腾的水。
费连红清扫“幸福村”道路积雪(jīxuě)。
在“幸福村”自来水管道改造的(de)过程中,她挨家挨户解情况,调解邻里(línlǐ)矛盾(máodùn)纠纷20余件,有力推动了(le)自来水管道改造工作。在电暖气设备更换(gēnghuàn)工作中,她认真学习相关政策,挨家挨户答疑解惑,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(dìngxīnwán)。在费连红的生活中,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,没有震撼人心的动人场面,只有不计得失的付出与奉献。渐渐地,“有事儿找费姐”在“幸福村”传扬开来。费连红也成为了街坊邻里(jiēfānglínlǐ)心中名副其实的“费村长”。
刘东,男,1982年(nián)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内画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。
刘东深入社区(shèqū)讲授非遗内画知识。
刘东2000年拜师学习内(nèi)画制作技艺,经过不断的努力钻研,2022年被评选为非(fēi)遗传承人。为了(wèile)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内画非遗,他走进校园,与(yǔ)体育馆路小学、灯市口小学、角楼(jiǎolóu)图书馆等(děng)开展(kāizhǎn)联合内画非遗体验活动,累计受众近1000人次。他与街道(jiēdào)、社区紧密联系,走入体育馆路街道雷锋讲堂,鼓舞更多的人传承非遗内画技艺。他跟随(gēnsuí)红桥市场投身非遗传播事业,化身红桥直播基地首批签约的“非遗主播”,每周准时走进直播间,累计直播120余场,用生动的讲解和精湛的技艺展示,让非遗文化通过网络走进千家万户,为非遗传播注入新活力。
刘东在工作室向青少年展示非(fēi)遗内画技艺。
他还将作品带去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(zhōngxīn)京津冀展厅,参加北京(běijīng)文化论坛,并亮相北京春晚录制。不仅如此,每周六、日,他坚持在工作室开展内画体验推广活动,累计受众5000余人次(yúréncì),为推广传播非遗文化不断(bùduàn)努力。
冯俊丽,女,1981年(nián)3月出生,群众,安定门街道国子监社区居民(jūmín)。
冯俊丽参加“社区邻里节(jié)”为居民送元宵。
冯俊丽连续五年坚守在“暖风(nuǎnfēng)热乎饭”志愿(zhìyuàn)服务项目一线,是团队的核心力量。她风雨无阻(fēngyǔwúzǔ)每天坚持准时取餐、送餐,将热乎饭菜亲手递到外卖(wàimài)小哥等户外(hùwài)工作者手中。她不仅细心服务,更积极发掘宣传这些城市“摆渡人”的感人事迹,在她的感召下,许多曾受助的外卖小哥也加入了志愿队伍,让社区互助的暖流不断传递。
冯俊丽为外卖(wàimài)小哥义务送饭。
在日常生活中,她始终保持着(zhe)对邻里的(de)(de)(de)关心和社区事务的热忱。社区组织志愿服务(fúwù)活动,她总是第一时间(shíjiān)报名参与,以勤恳朴实的行动和日复一日的坚持,把志愿服务融入了生活的点滴,让温暖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流淌,成为了社区居民心中亲切又可靠的 “热心人”。在她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,共同为建设温暖、友爱的社区大家庭而努力。
作者:北京(běijīng)东城官方发布

为大力弘扬和(hé)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进好人好事挖掘宣传工作,扩大“东城榜样”品牌知名度、影响力,东城区委宣传部持续深化(shēnhuà)“东城榜样”选树宣传,2025年4月至9月,每月评选发布5名月度(yuèdù)榜样,广泛选树宣传各行各业的榜样人物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(shìfàn)引领作用,推动“东城爱相融”良好风尚在全区蔚然成风(wèiránchéngfēng)。

邵一峰,男(nán),1987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天坛(tiāntán)人民法庭副庭长、一级法官。

邵一峰前往异地开展(kāizhǎn)巡回审判。
邵一峰扎根商事案件审判一线12年,办理4000余件案件。在一起外卖员猝死引发的(de)保险纠纷案件(jiūfēnànjiàn)中,为了让(ràng)外卖员的一双儿女少跑腿,他带领团队前往山东农村就地审判,将法庭设在群众家门口,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司法的力量与温度,入选“法治引领意义(yìyì)典型案例”,被写入(xiěrù)2025年最高法工作报告。

邵一峰深入山东(shāndōng)农村当事人家中调查。
中轴线周边的(de)天坛简易楼腾退、宝华里拆迁的工作中,邵一峰法官和同事们通力合作,提前梳理居民的分家析产和债权债务诉求(sùqiú),深入居民家中寻找可行的纠纷解决方案,把矛盾(máodùn)化解在苗头阶段。带领“法官在身边”志愿普法团队,以情景剧、话剧、走访释法、现场答疑等形式(xíngshì)开展普法活动,服务群众3000余人。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,嘉奖5次,获评(huòpíng)北京(běijīng)(běijīng)市商事审判业务标兵、“北京榜样·最美法官”、“北京法院为民榜样”。

曾兆(zhào)军,男,1968年7月(yuè)出生,群众,北京兆军盛菜市场有限公司经理。

曾兆军(右二)接受消防安全部门(bùmén)对餐饮商户的安全检查。
北京兆军盛菜市场于2002年12月开业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曾兆军都坚守初心,努力打造一个让百姓(bǎixìng)放心的菜市场。在曾兆军的办公桌上,手边放着一个500克重的铁秤砣,为了严防缺斤短两,他常去摊位上抽检。这个铁秤砣就是测试商秤准(shāngchèngzhǔn)不(bù)准的工具。食品(shípǐn)安全也是他抓(zhuā)的重点,对商户建立台账,检查商户进货(jìnhuò)的票据,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的制度,保证票据和货物一致,杜绝过期食品、不合格食品,为周边百姓创造安全放心的购物(gòuwù)环境。
2021年,兆(zhào)军盛菜市场启动升级(shēngjí)改造,使菜市场的(de)软硬件环境、管理规范达到最新的标准。现在,日均9500人次的客流量中,既有拎着菜篮的银发族,也有热衷打卡的年轻人,甚至吸引了香港特首等政要专程探访,成为“网红”打卡地,被(bèi)《香港商报》、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(xiāngjì)报道。

曾兆军接受(jiēshòu)人民网采访。

费连红,女,1953年8月出生,群众,体育馆路街道(jiēdào)体育总局社区幸福村片区居民、小巷(xiǎoxiàng)管家。

费连红(fèiliánhóng)志愿为地区老年人送餐。
费连红在“幸福村”居住40多年,与邻里(lǐ)街坊(jiēfāng)产生了深厚的情感。她待人热情,常年照顾(zhàogù)村里的独居老人。她将(jiāng)街坊邻里的事当成自己(zìjǐ)的事,每日在“村”里为大家的“幸福”忙碌奔波。街坊的水表冻裂跑水了,她帮忙联系自来水公司及时抢修。“村”里路面不平了,她立即联系房管所进行(jìnxíng)维修;天寒地冻时,她会给保洁人员递上一杯热腾腾的水。

费连红清扫“幸福村”道路积雪(jīxuě)。
在“幸福村”自来水管道改造的(de)过程中,她挨家挨户解情况,调解邻里(línlǐ)矛盾(máodùn)纠纷20余件,有力推动了(le)自来水管道改造工作。在电暖气设备更换(gēnghuàn)工作中,她认真学习相关政策,挨家挨户答疑解惑,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(dìngxīnwán)。在费连红的生活中,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,没有震撼人心的动人场面,只有不计得失的付出与奉献。渐渐地,“有事儿找费姐”在“幸福村”传扬开来。费连红也成为了街坊邻里(jiēfānglínlǐ)心中名副其实的“费村长”。

刘东,男,1982年(nián)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内画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。

刘东深入社区(shèqū)讲授非遗内画知识。
刘东2000年拜师学习内(nèi)画制作技艺,经过不断的努力钻研,2022年被评选为非(fēi)遗传承人。为了(wèile)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内画非遗,他走进校园,与(yǔ)体育馆路小学、灯市口小学、角楼(jiǎolóu)图书馆等(děng)开展(kāizhǎn)联合内画非遗体验活动,累计受众近1000人次。他与街道(jiēdào)、社区紧密联系,走入体育馆路街道雷锋讲堂,鼓舞更多的人传承非遗内画技艺。他跟随(gēnsuí)红桥市场投身非遗传播事业,化身红桥直播基地首批签约的“非遗主播”,每周准时走进直播间,累计直播120余场,用生动的讲解和精湛的技艺展示,让非遗文化通过网络走进千家万户,为非遗传播注入新活力。

刘东在工作室向青少年展示非(fēi)遗内画技艺。
他还将作品带去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(zhōngxīn)京津冀展厅,参加北京(běijīng)文化论坛,并亮相北京春晚录制。不仅如此,每周六、日,他坚持在工作室开展内画体验推广活动,累计受众5000余人次(yúréncì),为推广传播非遗文化不断(bùduàn)努力。

冯俊丽,女,1981年(nián)3月出生,群众,安定门街道国子监社区居民(jūmín)。

冯俊丽参加“社区邻里节(jié)”为居民送元宵。
冯俊丽连续五年坚守在“暖风(nuǎnfēng)热乎饭”志愿(zhìyuàn)服务项目一线,是团队的核心力量。她风雨无阻(fēngyǔwúzǔ)每天坚持准时取餐、送餐,将热乎饭菜亲手递到外卖(wàimài)小哥等户外(hùwài)工作者手中。她不仅细心服务,更积极发掘宣传这些城市“摆渡人”的感人事迹,在她的感召下,许多曾受助的外卖小哥也加入了志愿队伍,让社区互助的暖流不断传递。

冯俊丽为外卖(wàimài)小哥义务送饭。
在日常生活中,她始终保持着(zhe)对邻里的(de)(de)(de)关心和社区事务的热忱。社区组织志愿服务(fúwù)活动,她总是第一时间(shíjiān)报名参与,以勤恳朴实的行动和日复一日的坚持,把志愿服务融入了生活的点滴,让温暖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流淌,成为了社区居民心中亲切又可靠的 “热心人”。在她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,共同为建设温暖、友爱的社区大家庭而努力。
作者:北京(běijīng)东城官方发布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